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乡村的陈规陋习,一个个典型模范带动乡亲们见贤思齐,一场场文化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……初夏时节,行走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广大乡村,文明新风扑面而来,浸润人心,处处让人感受到农村移风易俗带来的可喜变化。
走进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西滑封精神展览馆、养老服务中心、小游园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,全国文明村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全国生态村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中国名村300强等满墙的荣誉牌匾见证着西滑封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。
近年来,武陟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以“五星支部”文明幸福星创建为抓手,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大力倡导喜事新办、厚养薄葬、节俭养德、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,引导广大群众更新思想观念,破除陈规陋习,在全县逐步形成弘扬文明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。
“我们在充分征求乡村意见的基础上,在全县推出了‘红七条、白七条’新风民约,对红白事的宴请人数、彩礼等提出限高标准,并在入村路两旁、广场游园、主要街道等显著位置制作了移风易俗墙体彩绘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,自觉破除陈规陋习,以‘小切口’打开乡村治理‘大视角’。”武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副主任韩菲说。
文明新风不仅破除了陈规陋习,还让孝亲敬老的良好家风融入千家万户。
“孩子都外出打工了,我一个人在家里冷冷清清的,也没事干。这里不仅管一日三餐,还能和老伙计们聊聊天,也不感到孤独和寂寞。”在武陟县嘉应观镇东水寨村慈善幸福院,一位84岁的村民说。
东水寨村慈善幸福院2018年建成,设有休息室、康复医疗室、幸福大讲堂、台球厅、书画室等,为老人提供就餐、生活照顾、日间休息、休闲娱乐等服务,目前村里有28位高龄老人入住。
为帮助老人圆梦,村党支部联合村里爱心人士资助13名老人坐着高铁去北京游玩。”东水寨村党支部书记朱保平说。
“秦小战捐资1500元承办三月份饺子宴,成小文捐喜宴3桌、酥肉烩菜1锅……”在东水寨村慈善幸福院的慈善募捐爱心榜上,张贴着爱心人士“认领”幸福院每月一次饺子宴的爱心榜单。
据悉,东水寨村慈善幸福院运营以来,每年募集资金三四万元,并且村里有个不成文的“习俗”,谁家办喜事,都会给慈善幸福院送三桌菜让老人们享用。“村民把幸福院的老人当成自家老人看待,家里有喜事当然要和老人们同喜同乐。”朱保平说。
“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;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关键。下一步,武陟县将坚持党建引领,完善管理机制,创新方式方法,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走深走实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。”武陟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吕学梅表示。(李梦茹)